2022
我们一起努力

nginx静态资源缓存,nginx动态缓存

目录:

  • 1、nginx代理访问不了二级目录下的静态资源
  • 2、nginx 在前端中的简单应用
  • 3、Nginx基础篇----虚拟主机、日志、模块、请求限制

nginx代理访问不了二级目录下的静态资源

不是被代理服务器的静态资源。读取到是nginx服务器地址下的静态资源,而非被代理服务器的静态资源。形似动静分离,静态资源文件读取地址不准确。

nginx 在前端中的简单应用

Web 服务实际上又称静态资源服务,自从前后端分离后,前端的输出趋向于静态资源的形式,什么是静态资源:就是我们通常用webpack构建输出的结果,比如:

而为了提供文件在互联网中的可访问性,前端还是需要依赖 静态资源服务 ;最常用的做法就是Node服务和Nginx服务。

Node服务最常见的,就是WebpackServer, 在前端开发联调时经常用到, 启动后我们就可以通过 的形式来访问构建资源;除此之外,我给大家安利另一款Node服务库: serve , 它也能快速启动一个静态资源服务。

但在生产环境,我们一般用Nginx来处理,不是Node不好,而是Nginx已经够好了。通常整个大前端会有很多前端项目,我们都将构建结果放在一台服务器上(一般有备份机器)的某个文件夹下,然后通过安装Nginx来创建一个静态资源服务供所有前端资源的访问;比如文件夹static下有A,B,C,D四个前端项目资源, 我们通过nginx配置:

我们即可通过 访问A项目,通过 访问C项目, 从而做到一鸡多吃,这种玩法在HTTPS与HTTP2的时代特别常见。

以上就是Nginx作为Web服务的简单用法,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反向代理服务

作为一个开发者,可能经常听到 代理 两字,但很多人区分不清楚正向和反向的区别:

如上图左侧所示,正向代理是用户的主动行为,如我们fq时访问goggle所做的;右侧反向代理是我们访问的服务器行为,作为用户的我们是不能控制也无需关注的。

反向代理在服务部署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技术,比如负载均衡、容灾、缓存。

而对于前端开发来说,反向代理多用于请求转发,来处理 跨域 问题。当我们把前端静态资源服务都指向一个域名(static.closertb.site)时,与服务端请求域名(server.closertb.site)不一致,就会造成跨域。如果服务端不配合的话,那通过nginx,前端也是可以轻松做到的,在前面的配置上,我们添加:

所以当网页发出一个请求: 时,实际请求地址是: ,这就简单实现了一个服务代理。其原理与WebpackServer的proxy相似.

以上就是Nginx的web服务和代理服务在前端开发中的两个典型使用场景, 接下来我们说点零碎又有用的

当请求 )时,将会返回服务器上的/home/static/static/a/logo.png文件,即'/home/static'+'/static/a/logo.png',其 拼接的地址是匹配字符串及其以后的

而对于alias:

当请求 )时,将会返回服务器上的/home/static/a/logo.png文件,即'/home/static'+'/a/logo.png',其 拼接的地址是除了匹配字符串以后的地址

你可能见过A这种:

也可能见过B这种

有什么区别?

两者与root 和 alias有相似之处,只不过这种差别,只适用于:

所以当收到一个请求: ) 时,配置A将会把请求代理到: ); 配置B将会把请求代理到: )

这个知识,在代理配置中真的相当重要

当我们下架一个前端服务,或者用户访问了某个根本不存在的页面,我们不希望用户看到的是404,而是将其引导到一个模糊正确的页面,这时候我可以用rewrite服务;反手一个配置,直接就将流量打到了网站首页;

另一个比较常用的,就是网站开启https,我们需要将所有http请求重定向到https:

上面同是rewrite,但还是有不一样的 ,一个是redirect(302), 另一个是permanent(301),这两个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web 性能优化是前端的一门学问,好的静态资源加载速度,会显著提升用户体验,而nginx作为最常用的静态资源服务器,也是有诸多渠道来帮助我们来提升静态资源加载速度,简单来讲,可以三个方面,直接上配置:

``if ( ) {

expires 365d;

add_header Cache-Control max-age=31536000;

}/pre

expires与max-age两种配置方式都可以达到告诉浏览器资源一年以后过期的目的,更多关于http缓存的可以 看这一篇文章 ;

Nginx基础篇----虚拟主机、日志、模块、请求限制

在企业中,我们有很多的业务服务A,B,C等等,按照最最传统的财大气粗方式就是在一台机器上搭建一个Nginx,并且一个Nginx只为一个业务进行服务,如下图所示,我们有3个业务服务,我们就在3个机器上搭建3个Nginx,这显然是很浪费资源的一种不合理方式。

  虚拟主机的方式是指,我们在同一个Nginx上运行多套单独服务,而且这些服务是独立的,如下图所示:

  基于主机多IP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步 :在单网卡上添加多个IP--ip a add ip地址 设备名

第二步 :我们找到nginx.conf中的http中的include的配置,找到其include的文件路径

第三步 :找到默认配置文件,进行复制,将server中的listen进行改动,改为ip:port,在这里如果我们要为3个业务服务的话,我们就设置三个.conf的配置文件,每个配置文件中的ip不同即可。

第四步 :nginx -s stop -c /etc/nginx/nginx.conf

nginx -s表示给nginx的主进程发送信号,停止应用。-c表示启动的时候使用哪个配置文件。

第一步 :我们找到nginx.conf中的http中的include的配置,找到其include的文件路径

第二步 :找到默认配置文件,进行复制,将server中的listen 端口进行改动即可,每个配置文件中的端口不同即可。

第三步 :nginx -tc /etc/nginx/nginx.conf 对刚才修改的配置文件进行语法检查

第四步 :nginx -c /etc/nginx/nginx.conf 启动nginx

更改server_name :

  Nginx的日志类型有error.log和access_log两类。error.log用于记录错误类型的日志,access_log记录的是请求访问的相关的日志。Nginx使用了log_format把各种类型的变量进行组织,然后记录到access_log当中去。

  log_format只能配置到http模块下,所以我们看到nginx.conf中,会看到log_format的使用方式如下图所示:

  Nginx的模块分为官方的模块和第三方的模块,我们可以通过命令行nginx -V看到很多的--with-XXXX,这些就是Nginx中的模块。

  编译选项--with-http_stub_status_module,用于展示Nginx当前处理连接的状态。这个模块默认是没有打开的,它必须要用户显示的server和location模块中进行配置。

  我们在nginx.conf中配置好后,通过IP:PORT/mystatus进行访问,会看到以下结果:

该模块使用的比较少,它表示是从目录中随机选取一个主页。语法规则 random_index on | off,默认情况下是random_index off;只能放在location的上下文中。

这个模块也用的不多,它主要用于对http的响应内容作替换。包含了很多用法:

  sub_filter string replacement 默认是不开启的,可以用在http,server,location中,作用是替换html中的字符。

  sub_filter_last_modified on | off,默认是off,可以用在http,server,location中,作用是否阻止response header中写入Last-Modified,防止缓存,默认是off,即防止缓存。

  sub_filter_once on | off,默认是on,可以用在http,server,location中,作用sub_filter指令是执行一次,还是重复执行,默认是只执行一次。

  Nginx中可以对连接频率和请求频率做限制。其中连接频率限制的模块是limit_conn_module,请求频率限制的模块是limit_req_module。

  请求和连接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知道HTTP协议是建立在TCP协议之上的,客户端在向服务端发起请求的时候,必须先建立三次握手连接,建立完连接之后才开始发送请求,为了保持这个连接我们使用FIN和ACK,这样就可以在一个连接中多次发起请求,因此我们可以说HTTP请求建立在一次TCP连接基础上,一次TCP请求至少产生一次HTTP请求。

  连接限制的语法:

  定义空间:

  limit_conn_zone key zone=name:size 默认是没有的,只能在http中配置,如果说我们想对用户的IP地址做限制,那么这里的key我们可以配置成$remote_addr,这里的name可以随便命名,size设置大小

  limit_conn zone number;这里的zone必须和上面的limit_conn_zone中的name对应,number表示的是连接数,默认是没有的,可以在http,server,location中配置。

  请求限制的语法:

  定义空间:

  limit_req_zone key zone=name:size rate=rate默认是没有的,只能在http中配置

  limit_req zone name [burst=number] [nodelay];这里的zone必须和上面的limit_req_zone中的name对应,number表示的是连接数,默认是没有的,可以在http,server,location中配置;burst爆发的意思,这个配置的意思是设置一个大小为N的缓冲区,当有大量请求(爆发)过来时,超过了访问频次限制的请求可以先放到这个缓冲区内;nodelay,如果设置,超过访问频次而且缓冲区也满了的时候就会直接返回503,如果没有设置,则所有请求会等待排队.

  $binary_remote_addr是限制同一客户端ip地址,binary_remote_addr和remote_addr其实是一样的,但是binary_remote_addr要更节省空间。1m 可以储存 32000 个并发会话。zone=req_zone:1m表示生成一个大小为1M,名字为req_one的内存区域,用来存储访问的频次信息;rate=1r/s表示允许相同标识的客户端的访问频次,这里限制的是每秒1次,还可以有比如30r/m的。这里我使用abtest来演示一下各种情况:

配置每秒钟最多一次请求:

使用abtest发起请求,设置并发数20,发起20次请求。测试结果,成功1次,失败19次,符合预期:

查看nginx错误日志,图中刚好有19个error记录,而且是被限制了,符合预期:

设置一个大小为3的缓冲区,超过访问频次限制的请求将会放入到缓冲区中:

使用abtest发起请求,设置并发数20,发起20次请求。测试结果,成功4次,失败16次,符合预期,因为第一次成功后,超过了请求限制,放了3个请求到缓冲区中,所以总共成功4个:

查看nginx错误日志,图中刚好有16个error记录,而且是被限制了,符合预期:

设置最大连接数为1:

使用abtest发起请求,设置并发数20,发起20次请求。测试结果,成功20次,失败0次,符合预期:

查看nginx错误日志,无任何错误日志,符合预期。

  nginx的http_access_module模块实现的,相关语法如下图所示:

~表示模式匹配,这里我们表示凡是访问admin.html的请求,阻止180.158.232.219的访问,同时允许所有的IP访问。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求成功:

  是nginx的http_auth_basic_module模块实现的,使用方式可以具体参考 这里不再赘述

  Nginx的基础篇就讲到这里,欢迎大家指正,下一篇文章我将介绍如何使用Nginx作为静态资源Web服务。

赞(0)
文章名称:《nginx静态资源缓存,nginx动态缓存》
文章链接:https://www.fzvps.com/177642.html
本站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删除,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图片版权归属各自创作者所有,图片水印出于防止被无耻之徒盗取劳动成果的目的。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