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我们一起努力

2022年云计算市场(2022年云计算市场空间)

目录:

  • 1、2022云端之战,大厂重新洗牌
  • 2、2022云计算技术应用就业方向及前景
  • 3、2022 年云计算趋势
  • 4、云计算发展现状如何?
  • 5、云计算未来几年的发展怎么样?
  • 6、2022俄罗斯云计算发展现状

2022云端之战,大厂重新洗牌

撰文/《 财经 天下》周刊作者 薛永玮

编辑/ 董雨晴

当你点了点屏幕,拍下一件商品,轻动手指的一瞬间,背后的数据已经传导到数据中心,生成一个新的需求。这件商品再经过仓库打包、物流运输、派送到家等步骤后来到了你的面前。

当电商改写现代人的购物方式时,少有人想到,这背后隐藏的其实是庞大的信息化数据积累。

云计算技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上世纪90年代甲骨文公司提出“网络电脑”开始,云计算的征途就已经开启。2002年后,Google、IBM、亚马逊等硅谷大厂,为了在云端提供搜索服务、共享文档服务、商家建站托管服务,都做起了云计算。

20年过去,云计算已经成为全球 科技 公司支撑业绩发展的第二条曲线,国内云计算市场也从最初的十几亿增长至目前的千亿规模。早在2010年前后,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云厂商相继进入这个千亿想象下的新市场。

实际上,京东也从没有停下 探索 云市场的脚步。2011年,刘强东在福布斯杂志上看到创办仅4年的Dropbox已狂揽5000万用户,估值极高,随即冒出了做个人云盘的想法。“我们做电商这么多年还不赚钱,这个网盘业务又受欢迎、增长又快,我们试试好不好?”

但京东云的动作相对迟缓,直至2018年,几大头部厂商掀起价格战,京东云失去弯道超车的机会。

2021年5月,随着“京东云与AI事业部”与“京东数科”完成合并,京东 科技 集团正式成立。前Oracle全球副总裁高礼强被任命为京东云事业群总裁。自此,其意义与定位也再度上升——成为整个京东集团产业互联网能力对外输出的重要窗口,京东云也成为了其技术能力对外输出的统一品牌。

对于今天的京东而言,京东云依然有重要意义。7月13日,随着新一届京东云峰会的召开,其提出的“产业数字化的下一站是数智化供应链”的口号,也让京东云的战略目标更加明朗。

京东、阿里、腾讯、华为与百度在云计算领域再次棋逢对手,这一次,云上战争会打出新的篇章吗?

更拼效率的时代

对于起初的京东云而言,错失先机之后,接下来的仗如何打一直是个疑问。

2020年底,京东 科技 的高管们围坐一堂,开过一次战略会后,这个问题也有了答案。京东云找到了新的差异化定位——做更懂产业的云。有了这样的身份标签,加之多年来复杂的产业经验,京东云在今年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即“产业数字化的下一站是数智供应链”。

何谓数智化供应链?这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在京东看来,这是一种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思维。“传统供应链仍会是数智供应链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并非取代和颠覆关系。数智供应链用数智化技术连接和优化 社会 生产、流通、服务的各个环节,降低 社会 成本、提高 社会 效率。”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对《 财经 天下》周刊说到,到现在为止,绝大多数产业已经完成了“信息化”,第二步就是所谓的数字化,即在信息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你就可以把京东看作是零售行业数字化的一种代表”。

而现在,效率还要进一步提升,于是才有了数智供应链。

这是围绕整个产业链上下游所需要的一系列技术的整合,是基于用户行为分析、大数据处理,包括销量预测、自动捕获信息等维度,同时还需要与商家、供应商的系统打通,可以实现库房自动化生产、配送、仓网规划、调度等系统化技术。

想要实现这套技术,需要大量的数据运算和储存,云技术也就自然派上用场。

过去,京东一直有“十节甘蔗”理论,即,将整个零售产业分为十个环节: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10个环节,其中前5个归品牌商,后面5大环节则归零售商。“数智供应链就是打通十节甘蔗,我们要帮助京东的(合作)企业,实现成本、效益和体验的三角平衡。”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云事业群总裁高礼强如是表达。

但为什么是在今年?在京东云的判断中,在今天的经营环境下,传统的规模化、数智投入并不高效,产业需要更加敏锐的反应能力,去快速回应用户需求。

就像今年初开始,上海、北京等地疫情反复,城市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抢菜、囤货热潮。这种临时性、区域性的订单暴涨,让供应链履约的难度大幅提升。吸取经验的京东,后续开始采用分级预警监控体系,把供应链的运行状况分成不同的等级,启用不同的供应链预案,以便于最快进行履约调度。

可以说,在一个不确定性突出的环境里, 社会 对供应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京东险胜,就胜在这种数智化供应链能力上。

现在,在京东看来,单点的数智化规模已经达到了极限,“数智供应链可以借助产业的全链路升级实现数智化的 社会 规模扩张,提升整体 社会 的生产效率,为产业重新塑造全球竞争力。”

数智供应链,因此成为产业数字化的下一站。

生于京东 野望向外

能够提出数智供应链理论,与京东自身的实践不无关系。

如果翻看京东过往的财报,其所披露的最新库存周转天数,已经达到了30.2天。更何况其管理着超1000万SKU,服务着5.8亿消费者,实现了约1400座仓库的物流周转和超470个县区市用户的分钟级送达。这种调度创下行业之最。

19年的历练与发展,已经让京东把这种体系化的能力进行提炼,最终反向输出,数智化供应链因此成为京东给产业数字化的新答案。

在这种背景下,京东集团可以看作是京东云最好的客户代表,经过这种云能力的提升,让京东过往在重大战役面前无往不胜。但现在,更多的技术能力以产品或解决方案的形式落地,输出给产业上的其他合作伙伴。

在数字采购方面,企业要将商品买过来,首先要看到商品的信息,这就需要电子招投标、供应商管理、品类管理等。再比如协同研发,不能让研发人员闭门造车,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来设计产品,而要知道消费者最想要的是什么,再把消费需求融入研发之中。现在,京东已和一千多个企业达成这样的C2M协同研发。

就连在较难被数字化改造的制造业,京东云带来的数智化能力正在发挥威力。

以往,工厂各自封闭管理,生产任务时重时轻,机器也因此不知道何时忙何时闲,需要一天24小时插电运转。而且机器本身有许多工序,有的工序一直忙,有的工序一直闲。这样的工业产能状态下,制造商想要让工厂生产一个产品,机器设备满负荷,成本往往高企。

“可以说京东做的就是用技术搭建一个平台,让品牌制造商可以在上面寻找和他的成本最匹配的工厂,因为我知道哪个地方闲,闲的话,成本肯定低”,高礼强说到,把供应和需求匹配起来了,这就是智能制造的一部分。

最典型的例子是京东在江苏常州做的一个虚拟智能工厂。在该产业带,京东把将近400家工厂的所有设备都用工业互联网纳管起来,工厂的制模、锻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产能到底有多少,系统最为清楚。京东将这些信息展示给品牌制造商,当品牌制造商想生产某一款产品时,可以直接对接到成本最匹配的工厂。

据披露,截至2021年底,超级虚拟工厂已成功接入区域内300余家工厂的30000多台设备,并成功消化大量剩余产能,直接拉动就业2000余人。以常州格力博公司为例,依托“超级虚拟工厂”快速研发出洗拖一体机新品,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并创建了“一芯家”新品牌。新款的洗拖一体机在短短几个月内接到5万余台订单,销售额预计可达1.2亿元。

在 汽车 业,北汽集团也是京东云的实践之一,借助京东云多云统一纳管能力,北汽实现了对 1 个公有云、1个专有云、2 个OpenStack平台的统一纳管、统一运维,完成了北汽集团基础资源的打通与整合,所有资源都可以在统一平台灵活调配,确保相互隔离又可安全访问,共享云上资源,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和运维运营效率。

北汽也因此实现了对多个二级子公司的 IDC资源统一利旧,在不采购硬件的情况下获得了资源池化能力,成功节约50%IT成本。

飞鹤乳业也是一种代表,基于京东云提供的底层技术支持,依托京东物流提供的仓储管理系统与控制系统,结合多款智能仓储装备与创新技术,飞鹤实现了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高度自动化、智能化仓储作业模式。

在京东之外,京东云的能力正在各行各业开花。根据披露,目前京东云在零售、城市、金融、制造、交通、能源等多个领域均有涉猎。同时,京东云以此建立了城市云、金融云、交通云、制造云、零售云和能源云六大产业云,而京东云始终是唯一的对外输出品牌。

会搅动云市场格局吗?

Gartner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亚马逊在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中稳居第一位,阿里云依然是国内云计算IaaS市场中的领先者。而京东云在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中的市占率为6.6%,排在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之后。

收入方面。2021年,亚马逊旗下AWS云计算业务营业收入高达622.02亿美元,同比增长37.1%。2022财年(截至2022年3月31日),阿里旗下阿里云业务营收为1001.8亿元,同比增长21%。而京东在财报中尚未披露过京东云的相关业绩数据。

对手们始终在狂奔,阿里云和华为云在步入2022年后动作频频,都已经针对不同细分行业重组云业务的架构,阿里云是模仿ICT企业组建了18个行业部门,华为云则是根据不同行业军团成立专项小组。且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都已对外发布了云计算相关芯片。

不过,尽管当前的市场格局相对稳固,但并非牢不可破。在业内人士看来,毕竟云业务并无太多技术壁垒,客户的忠诚度较低。

在始终涌动的云市场中,继续加码的京东云,又该拿什么搅动接下来的市场格局?

目前看来,其最大的卖点依然是技术。其中,云舰、真多云、金刚、云海,还有本次发布会上新提到的MCDN自研技术,都是关键的布局。

云舰刚诞生的时候就是一个理念,但作为一个PaaS范畴技术的云舰,今年已有了较大的进展。曹鹏对《 财经 天下》周刊说,作为一个混合多云操作系统,一年时间云舰的兼容性有着显著提升,“云舰刚开始推出的时候,只兼容主流的两三个云平台,现在经过一年的适配,基本上能兼容全球前十大的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平台”。

其次,为了更好支撑客户的应用在多云上的部署,云舰对多云迁移方案有了更多打磨,多云多活的方案也变得更成熟、更稳定。“我们也做了比较多的迁移实施的案例,有更多成功的经验,保证客户的应用可以跑在多云上面,能够在多云上平滑地迁移,这些都有了成功的案例。”

云舰的开放性还在增强,不只作为一个“母舰”,帮企业打通多个云资源,还吸引了不少合作伙伴的加入。“过去一年,云舰和市场上16大类的云应用都做了比较好的适配,有很多的合作伙伴愿意把他们的组件都放在云舰上面来。对于他们来讲,有一个好处,只要跟云舰做了适配,多云都可以去部署了,不需要一个个去做了,所以他们也愿意跟我们合作。”

这种开放的态度也正在成为京东云的一大特色。

在京东云的观察中,以往,很多企业随着不断上线,会采购各种各样不同的云服务,大的企业每上一个系统就做一次招标。曹鹏向《 财经 天下》周刊举例说,“一个银行系统,可能网贷系统买了一朵云,风控买了一朵云,买了好多朵云,每一个应用下面对应一朵云,看起来这个企业是多云的系统。但是实际上,这些应用之间底层的资源、能力、包括数据都是隔离的,没有打通。”

京东云做的,就是要打造“真多云”,让企业能够在不同的云资源之间弹性灵活地调度,这样才能达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才能解决所谓供应商和运营商绑定的问题。

“否则的话,一个系统,你核心的关联应用都放在特定的云上,云服务一涨价,你还是没办法与其谈判”,曹鹏说到。

真多云是京东云舰追求的设计方向,“这一点要是做好了,其实对于行业产生了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因为如果大家每个云只能自己用,效率很低,真多云真的是资源统一纳管起来以后,实现资源的池化,这是一个 社会 化资源的池化”,高礼强也表达到。

至此,京东云身上截然不同的烙印已经显现。如果说,其他云厂商们还在将市场份额当作是一种比拼目标,那么京东云正在靠独有的供应链经验,从产业需求出发,成为了一朵不可取代的云。

“在今天中国云的市场上来讲,京东云是一朵最开放的云,是真多云”,高礼强说。对于京东而言,烧钱到处建数据中心,既没那个资本也没那个必要,统一纳管多个云,才是它想做的。

而京东云的技术逻辑,始终是围绕成本效率展开。以往,在零售行业需要存储的东西很多,对云端的消耗大,加上近年来兴起的短视频、长视频、直播等形式,对存储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不同地区在不同的边缘节点上,用户要流畅享用互联网内容,也对内容分发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此背景,京东云发布了MCDN自研技术,作为混合CDN服务,它有100万+自有CDN节点资源覆盖全球,混合调度、内容预置、分发策略。它可以提升视频点播、直播、应用分发、 游戏 下载等网络加速质量,并显著降低使用成本。充分利用海量边缘节点资源,显著降低内容分发成本,实现50%成本节省。

带着这种逻辑入局的京东云,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搅动行业生态的鲶鱼。尤其是当行业步入追求高质量增长的新时期,京东云这种思路毫无疑问将会在行业内取得更实际的生存地位。而数据则是更直接的证明,据高礼强介绍,过去一年,京东云实现超过110%的高速增长。

在跑马圈地、激烈残酷的云厂商争夺战中,京东却以“ 社会 效率”为根本逻辑,这是其能再次撕开云计算一角跑步入局的底气所在。

2022云计算技术应用就业方向及前景

云计算的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云计算可以入职银行、金融以及其他传统行业企业,腾讯云、百度云这类专门做云计算服务的公司就职。

云计算的就业方向

面对高速发展的广阔市场,掌握云计算技术的人才已供不应求。作为云计算工程师,一般会选择入职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这类专门做云计算服务的公司,或者入职银行、金融以及其他传统行业企业,为这些企业建立和管理私有云。

云计算的就业前景

云计算其实也就是网络和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过去在途中往往用云来表示电信网,后来也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因此云计算可以让你体验每秒十万亿次的运算能力,拥有这么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模拟核爆炸、预测气候变化和市场发展趋势。用户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计算。

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来云计算是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的,尤其是在现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云计算的就业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2022 年云计算趋势

全球商业环境最近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从疫情到国际供应链问题等等,我们的工作和购物方式可能永远不会相同。因此,对云计算技术的接受和使用速度显着加快——电子商务和远程工作作为两种已经变得更加普遍的文化变革。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云的使用作为一种必要的业务服务越来越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易于使用、灵活并且提供了广泛的应用程序。

云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组织正在使用基于云的服务。组织正在以更快的速度采用的一些主要云计算趋势包括:

公共云企业提供广泛的服务,包括从任何位置访问、电子商务和更快的速度。一般来说,访问云最明智的方法之一是使用其服务。最近在线购物的扩张增加了各种企业对公共云的使用。

由于大流行,电子商务经历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新客户和活动激增。在线购物成为许多人的必需品,因为他们避免与不合的人接触。人们想要保护自己的 健康 ,但仍然需要食物、清洁产品和其他在线可用物品。为客户提供在线产品的最简单方法之一是使用云。

软件即服务(SaaS) 被认为是云提供的最成功的服务。SaaS 云之间的竞争导致了大量廉价的软件解决方案。该服务的优势通常包括前期成本低、配置快速简便、可扩展性强,并且通常对用户友好。

平台即服务(PaaS) 包括硬件和软件工具。通常,企业选择此服务作为使用云原生功能对其“老式”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的便捷方式。预计到 2021 年,企业对 PaaS 的使用将增长 26.6%。远程工作人员需要访问内容丰富、高性能的基础设施来完成工作的需求也支持使用此服务。

云可以显着帮助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使用数字技术来重建企业及其文化。在这种转型和重建过程中,整个组织及其内部的各种流程都应该变得更加高效。从本质上讲,技术是用来代替现有的“人工提供”的服务,但目标不是简单地用技术代替流程,而是使流程更加高效和人性化。

为此使用云数字化转型进程比孤立的软件程序有更高的成功率。目前,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中,只有 14% 取得了显着且持续的改善。在某些情况下,这是管理层创建的僵化、不灵活的基础架构的结果,但在许多情况下,这是因为使用了孤立的、不适当的软件程序。

没有上云,企业就无法分析被转换的海量数据,这将最大限度地减少转换过程,并限制了公司的选择范围,例如软件是否允许访问物联网。

容器云数据可移植性变得轻松简单,让容器运营商知道他们在做什么。CPU、存储和网络资源可以轻松地与容器共享。它们也是 DevOps 的基础,DevOps 是开发和运营部门的组合。容器应用程序由多个云支持,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轻松访问开发运营团队。

容器云主要用于开发应用程序,如果可以轻松访问云中的工具,则此过程会变得更容易。对于要充分实现容器优势的组织而言,云的使用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公司正在过渡到在云中使用容器来重组和现代化现有应用程序。

工作站即服务(WaaS) 的概念最近已成为快速增长的云应用程序。WaaS 是一种服务,可让人们随时从任何设备完全访问信息和应用程序。它提供处理办公任务、备份功能和会计所需的一切。基于云的工作站允许员工从任何位置访问他们的工作。这种趋势是为应对大流行而转向远程工作环境的结果,并将继续增长。

许多企业,尤其是新企业,担心由于供应商锁定(一个云与其他云不兼容,必须独占使用)而陷入使用单一云的困境。最近的调查显示,许多企业表示担心供应商锁定是采用更多开源技术的主要原因之一。供应商锁定已成为使用专有数据库、平台或软件的企业的常见问题,作为回应,他们正在使用开源云应用。

调查显示,62% 的受访者使用开源软件来避免供应商锁定。迁移到开源主机的最大动机是节省成本。许多公司发现最好使用开源解决方案,而不是被锁定在向专有供应商支付高额许可费。

云自动化描述了旨在减少用于管理云中工作负载和服务的人工量的工具和流程。自动化云有助于消除重复和手动流程,以及手工劳动带来的错误。云自动化提供组织、可视化和分析数据的新方法。

云自动化工具可帮助员工充分利用云的基础架构。仪表板通常与云自动化一起使用,这对员工和管理层都很有用。当与混合或多云环境一起使用时,云自动化工具可能特别有用。

边缘计算是一种云趋势,云作为枢纽,本地化数据中心作为辐条的外端。边缘数据中心位于或靠近需要它们的地方。这种设计降低了放置在云上的负载并提高了数据中心附近的处理速度。计算和管理过程在本地处理,而不是等待集中网络响应。

随着连接设备和物联网连接的不断普及,边缘计算已成为管理这些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中式数据处理中心将计算和存储能力与所提供的资源和带宽联系起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智能技术需要更高的速度和处理能力。边缘计算提供了利用这些进步的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已经开始依赖云,两者已经相互依存。人工智能做出管理数据、提供洞察力和优化工作流程的决策,而云计算在与人类(例如 Siri 和 Alexa)交互时支持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并且云通常并行运行,既受益又相互建立。云为传统硬件和软件提供了低成本、可靠的解决方案,而人工智能则有助于管理数据并获得洞察力。

云服务使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组织更容易访问。传统上,访问人工智能需要经验丰富的人工智能技术、计算能力和大量资金。但是,随着 AI 和机器学习在云上可用,组织可以访问这些技术并从中受益,而无需进行大量初始投资。

人工智能和云服务的结合使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两种技术。云提供对这些技术的经济高效的访问,同时提供持续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反过来,人工智能帮助云管理数据、开发和提供洞察力。

一些业务部门受到高度监管。例如,医疗保健和金融行业的监管比房地产行业严格得多。作为回应,许多云供应商已经升级了他们的系统以符合监管要求对于这些行业。

在医疗保健行业,有关于患者护理、计费、患者报销和许多其他活动的指导方针。虽然技术已成为许多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对日益严格的监管的担忧已将责任转移到软件和云上。

在金融界,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Sarbanes-Oxley Act)(SOX)提供了另一个例子。SOX 上市公司必须建立保护措施,防止数据篡改并向审计员等披露安全漏洞。所有 SOX 上市公司都必须与云提供商合作,遵循特定的审计准则。

云计算发展现状如何?

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2007年以来,中国云计算的发展先后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市场引入阶段,云计算的概念刚刚在中国出现,客户对云计算认知度较低;第二阶段为成长阶段,用户对云计算已经比较了解,并且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踏入这个行业;第三阶段是成熟阶段,这个时候云计算厂商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厂商们开始从更加成熟优秀的解决方案入手,SaaS模式的应用逐渐成为主流;第四个阶段是高速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云计算市场整体规模偏小,落后全球云计算市场3至5年,且从细分领域来看,国内SaaS市场仍缺乏行业领军企业。

2020年市场规模超1800亿元

近年来,我国云计算,特别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快速推进,多个城市开展了试点和示范项目,涉及电网、交通、物流、智能家居、节能环保、工业自动控制、医疗卫生、精细农牧业、金融服务业、公共安全等多个方面,试点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将产生巨大的应用市场。

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保持了逐年较快增长,2020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1922.5亿元,增速34%,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1047.7亿元,相比2019年增长32.74%。

2020年华为云排名私有云运营商第一位

在私有云市场方面,2020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达874.8亿元,较2019年增长35.59%,私有云提供商有望在云计算市场持续高速发展进程中持续受益。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中国私有云发展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华为云、紫光云等企业在安全性、可控性方面的表现较为优异。

公有云厂商中阿里云占比最高

厂商市场份额方面。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查统计,阿里云、天翼云、腾讯云占据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前三,华为云、光环新网(排名不分先后)处于第二集团;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华为云位于公有云PaaS市场前列。

IaaS为公有云最大分支模块

目前,国内的云计算应用主要是企业计算市场,这里面又分为大企业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大企业客户目前的主要业务是对已有服务器系统的升级,如IBM给中化集团实施的云计算平台,属于企业私有云的建设;中小企业客户则主要是寻求IaaS、PaaS和SaaS服务,其主要目的是节省成本。市场格局上,大企业的IaaS市场主要由IBM、HP等主导,一些系统集成商也涉足其中,如客户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与IT服务提供商神州数码战略合作签约开辟云计算领域;中小企业的IaaS市场主要由原来涉足IDC和CDN的厂商主导,如世纪互联。

以公有云市场为例,2020年,我国公有云IaaS市场规模达到681亿元,占中国公有云总体市场的65%,占比相比2019年提升3个百分点,预计受新基建等政策影响,IaaS市场会持续攀高;公有云PaaS市场规模为104.8亿元,占比相比2019年提升1个百分点,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拉动下,未来几年企业对数据库、中间件、微服务等PaaS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公有云SaaS市场规模达到261.9亿元,比2019年增长了14.47%,增速稍有减缓。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云计算未来几年的发展怎么样?

2021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超3100亿元

在我国,云计算市场从最初的十几亿增长至目前的千亿规模,行业发展迅速。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2019年期间,我国云计算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速均在30%以上,呈高速增长态势。2020年,我国经济稳步回升,云计算市场呈爆发式增长,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2091亿元,增速56.7%。202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3102亿元,增速48.4%。

公有云占比接近60%

从细分市场来看,公有云市场占比逐年提升,2021年我国公有云市场占比最高,达59.7%。

我国IaaS市场最为成熟

从公有云细分市场来看,与全球发展现状不同的是,目前,我国云计算以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市场的发展最成熟。2020年,我国公有云IaaS市场规模达到895亿元,占公有云市场规模比重达70.09%,受新基建等政策影响,IaaS市场持续攀高。同时,参考全球云计算市场发展现状,我国SaaS(软件即服务)市场将有极大的发展潜力,2020年,公有云SaaS市场规模达279亿元,占比21.85%。2021年,我国公有云SaaS市场规模占比22.82%,IaaS占比62.14%。

阿里云市场份额最高

中国云计算产业各领域主要领先厂商主要如下:

从厂商市场份额来看,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查统计,阿里云、天翼云、腾讯云占据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前三,华为云、光环新网(排名不分先后)处于第二集团;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华为云位于公有云PaaS市场前列。

注:截至2022年6月,中国信通院尚未发布2021年数据。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2俄罗斯云计算发展现状

潜力较大。俄罗斯、南非云计算市场占有率总和仅3%左右,但增速较快,且市场潜力较大,预计未来几年市场会进一步扩大。

赞(0)
文章名称:《2022年云计算市场(2022年云计算市场空间)》
文章链接:https://www.fzvps.com/156748.html
本站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删除,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图片版权归属各自创作者所有,图片水印出于防止被无耻之徒盗取劳动成果的目的。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